了解麦克风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频的教育内容

基础知识

频率响应:麦克风可以准确捕获的频率范围。人耳听觉:20 Hz - 20 kHz。大多数麦克风:50 Hz - 15 kHz 足以捕捉语音。信噪比 (SNR):所需音频(信号)与背景噪声之间的差异。越高越好。70 dB 较好,80 dB 极佳。灵敏度:麦克风在给定声压下产生的输出量。高灵敏度 = 输出更大,可拾取安静声音和房间噪音。低灵敏度 = 需要更多增益,但对噪音不太敏感。最大 SPL(声压级):麦克风在失真前可以处理的最大声音。120 dB SPL 可处理正常的语音/歌唱。响亮的乐器或尖叫需要 130 dB。阻抗:麦克风的电阻。低阻抗(150-600 欧姆)是专业标准,允许长电缆布线。高阻抗(10k 欧姆)仅适用于短电缆。近讲效应:靠近心形/指向性麦克风时低音增强。用于“无线电语音”效果,或通过保持距离来避免。自噪声:麦克风本身产生的电底噪。越低越好。低于 15 dBA 表示非常安静。

指向性模式显示麦克风从哪个方向拾取声音。心形指向(心形):从前方拾取声音,抑制后方声音。最常见的指向性模式。非常适合隔离单一声源并降低房间噪音。非常适合人声、播客和流媒体。全向性(所有方向):从各个方向均匀拾取声音。自然的声音,捕捉房间氛围。适合录制团体、房间音调或自然声学空间。双向/8 字形:从前方和后方拾取声音,抑制侧面声音。非常适合双人访谈、录制声音及其房间反射或中侧立体声录音。超心形/超心形:比心形拾音更紧密,后叶较小。更好地抑制房间噪音和侧音。常用于广播和现场扩声。选择合适的指向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并提高录音质量。

麦克风是一种将声波(声能)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当你说话或发出声音时,空气分子振动会产生压力波。麦克风的振膜会响应这些压力变化而移动,并将这种移动转换成可录制、放大或传输的电信号。所有麦克风的基本原理都相同,但转换方法因类型而异。了解麦克风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您获得更佳的音质。

麦克风是一种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振膜,当声波撞击振膜时,振膜会产生振动,并将这些振动转换成可放大、记录或传输的电信号。

采样率是指每秒测量音频的次数。常见的采样率有 44.1kHz(CD 音质)、48kHz(视频标准)和 96kHz(高分辨率)。更高的采样率可以捕捉更多细节,但文件也会更大。对于大多数用途来说,48kHz 是理想的选择。

麦克风类型

动圈麦克风使用连接到悬浮在磁场中的线圈上的振膜。声波推动振膜和线圈,产生电流。它们坚固耐用,无需电源,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高音量。非常适合现场表演、播客和鼓乐演奏。电容麦克风使用靠近金属背板的薄导电振膜,形成电容器。声波改变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电容并产生电信号。它们需要幻象电源 (48V),灵敏度更高,能够捕捉更多细节,是录音室人声、原声乐器和高质量录音的理想选择。动圈麦克风耐用且音质响亮,而电容麦克风则注重细节且音质安静。

USB 麦克风内置模数转换器和前置放大器。它们可直接插入电脑的 USB 端口并立即被识别。非常适合播客、直播、视频通话和家庭录音。它们简单易用、价格实惠且便于携带。但是,每个 USB 端口仅限连接一个麦克风,并且升级空间有限。XLR 麦克风是专业的模拟麦克风,需要音频接口或混音器。XLR 接口是平衡接口(可减少干扰),可提供更佳的音质、更高的灵活性和专业的功能。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麦克风,单独升级前置放大器,并更好地控制音频链。它们是专业录音棚、现场扩声和广播的标配。初学者:从 USB 入手。专业人士或资深爱好者:投资 XLR 接口。

动圈麦克风利用电磁感应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它们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处理高声压级,并且无需外部电源。常用于现场演出和录制高音量乐器。

电容式麦克风使用电容器(电容器)将声能转换为电能。它们需要幻象电源(通常为 48V),并且比动圈式麦克风灵敏度更高,非常适合录音室录制人声和原声乐器。

设置

正确的麦克风放置位置可显著提高音质:距离:说话时 6-12 英寸,唱歌时 12-24 英寸。近一点 = 低音更多(近讲效应),嘴音更多。远一点 = 更自然,但会拾取房间噪音。角度:稍微偏离轴线(指向嘴但不直接指向嘴)可减少爆破音(P 和 B 音)和齿擦音(S 音)。高度:放置在嘴/鼻子的高度。高于或低于都会改变音调。房间处理:远离墙壁(3 英尺)录音以减少反射。角落放置可增强低音。使用窗帘、毯子或泡沫来减弱反射。防喷罩:距离麦克风 2-3 英寸,可在不影响音调的情况下减少爆破音。减震架:减少来自桌子、键盘或地板的振动。在监听时测试不同的位置,找到最适合您的声音和环境的位置。

您的录音环境与麦克风一样重要。室内声学: - 坚硬的表面(墙壁、地板、窗户)会反射声音,从而产生回声和混响 - 柔软的表面(窗帘、地毯、家具、毯子)会吸收声音 - 理想情况:吸收和扩散相结合,获得自然声音 - 问题:平行的墙壁会产生驻波和颤动回声 快速改进:1. 在尽可能小的房间内录音(减少混响)2. 添加柔软的家具:沙发、窗帘、地毯、书架3. 在墙上悬挂移动的毯子或厚窗帘4. 在装满衣服的衣柜里录音(自然音室!)5. 使用泡沫或毯子在麦克风后面创建反射过滤器6. 远离平行墙壁(至少 3 英尺)要消除的噪音源:- 电脑风扇:将电脑移开,使用安静的 PC 或使用隔音室- 空调/暖气:录音时关闭- 冰箱嗡嗡声:远离厨房录音- 交通噪音:在安静的时间录音,关闭窗户- 室内回声:添加吸收(见上文)- 电气干扰:将麦克风远离电源适配器显示器、LED灯 专业提示:录制几秒钟的静音片段,捕捉“房间音调”——有助于在编辑时降低噪音。在未经处理的房间里,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胜过昂贵的麦克风!

正确的麦克风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您的声音: 距离控制: - 正常语音:6-10 英寸 - 轻声歌唱:8-12 英寸 - 大声歌唱:10-16 英寸 - 喊叫/尖叫:12-24 英寸 处理近讲效应: - 靠近以获得更重的低音/温暖度(广播声音) - 后退以获得更自然、平衡的音调 - 利用距离为表演添加动态 控制爆破音(P、B、T 音): - 使用距离麦克风 2-3 英寸的防喷罩 - 将麦克风放置在嘴巴略上方或侧面 - 在硬爆破音时稍微转动头部 - 开发自然柔化爆破音的技巧 减少嘶嘶声(刺耳的 S 音): - 将麦克风对准嘴巴,而不是正中央 - 放置在嘴巴略下方,向上 - 对于明亮/嘶嘶声的声音,后退一点 - 如果需要,在后期使用去嘶声插件 一致性: - 用胶带或视觉参考标记您的距离 - 保持相同的角度和位置 - 使用耳机监控自己 - 使用减震架以防止操作噪音动作: - 保持相对静止(小幅度动作时使用减震架) - 对于音乐:在安静的部分靠近,在响亮的部分后退 - 对于口语:保持一致的距离 手的位置: - 切勿用手捂住或覆盖麦克风(改变音调,引起反馈) - 握住身体,不要靠近格栅 - 手持:牢牢抓住但不要挤压 熟能生巧 - 记录自己并进行实验!

麦克风的放置位置对音质有显著影响。对于人声:距离嘴部 6-12 英寸,略微偏离轴线以减少爆破音。避免麦克风直接对着嘴部。远离电脑风扇和空调。

故障排除

诊断和修复音频问题的系统方法:问题:声音单薄或刺耳 - 距离麦克风太远或偏离轴线 - 选择了错误的指向性 - 房间反射和混响 - 修复:靠近麦克风,置于轴线上,添加房间处理问题:声音浑浊或轰隆 - 距离麦克风太近(近讲效应) - 房间音响效果差(角落里低音积聚) - 修复:后退 2-4 英寸,远离角落问题:声音刺耳或刺耳 - 高频过多(嘶嘶声) - 麦克风直对着嘴 - 廉价麦克风没有适当的频率响应 - 修复:将麦克风角度稍微偏离轴线,使用防喷罩,后期均衡问题:录音嘈杂/嘶嘶 - 增益过高,增强本底噪声 - 电气干扰 - 麦克风前置放大器质量 - 修复:降低增益并大声说话,远离电气设备,升级接口问题:声音低沉 - 吸收/阻尼过多 - 麦克风受阻 - 麦克风质量低下 - 修复:去除过度阻尼,检查麦克风放置、升级设备问题:回声或混响 - 房间反射性太强 - 录音距离麦克风太远 - 修复:添加软家具、更近距离录音、使用反射滤波器问题:失真 - 增益/输入电平太高(削波) - 说话声音太大/太近 - 修复:降低增益、远离麦克风、说话声音小系统地测试:一次改变一个变量、记录样本、比较结果。

高级主题

增益分级是在音频链的每个点上设置正确的录音电平以保持质量并避免失真的过程。目标:在不削波(失真)的情况下尽可能大声地录音。正确增益分级的步骤:1.从接口或混音器上的增益/输入电平控制开始2.以正常的最大音量说话或唱歌3.调整增益,使峰值达到-12到-6 dB(仪表上的黄色)4.切勿让它达到0 dB(红色) - 这会导致数字削波(永久失真)5.如果太安静,请增加增益。如果削波,请降低增益。为什么不以最大音量录制? - 没有余量来应对意外的大声时刻 - 削波风险 - 编辑灵活性较低为什么不录制太安静的声音? - 编辑时必须增强,导致本底噪声增加 - 信噪比差 - 动态信息丢失 目标电平:- 语音/播客:-12 至 -6 dB 峰值 - 人声:-18 至 -12 dB 峰值 - 音乐/高音量音源:-6 至 -3 dB 峰值 使用峰值表和 RMS 表进行监测,以获得最佳效果。务必留出动态余量!

幻象电源是一种通过传输音频的同一条 XLR 线缆为电容麦克风提供直流电压(通常为 48V)的方法。它之所以被称为“幻象”,是因为它对于不需要它的设备来说是不可见的——动圈麦克风可以安全地忽略它。其用途:电容麦克风需要电源来:- 为电容板充电 - 为内部前置放大器供电 - 维持极化电压 工作原理:48V 电压均匀地通过 XLR 线缆的 2 号和 3 号引脚传输,并以 1 号引脚(地)作为返回电压。平衡音频信号不受影响,因为它们是差分信号。它的来源: - 音频接口(大多数都有 48V 幻象电源按钮) - 混音控制台 - 专用幻象电源 重要说明: - 连接麦克风前务必打开幻象电源,断开连接前务必关闭幻象电源 - 不会损坏动圈麦克风,但会损坏带状麦克风 - 启用前请检查 - LED 指示灯显示幻象电源何时处于活动状态 - 一些 USB 麦克风具有内置幻象电源,不需要外部 48V 没有幻象电源 = 电容麦克风没有声音。

采样率(以 Hz 或 kHz 为单位)是每秒测量音频的次数。 - 44.1 kHz(CD 音质):每秒 44,100 个样本。捕获高达 22 kHz(人耳听觉极限)的频率。音乐标准。 - 48 kHz(专业视频):电影、电视、视频制作的标准。 - 96 kHz 或 192 kHz(高分辨率):捕获超声波频率,为编辑提供更多空间。文件更大,可听差异最小。位深度决定动态范围(最安静和最响亮声音之间的差异): - 16 位:96 dB 动态范围。CD 音质,适合最终发行。 - 24 位:144 dB 动态范围。录音室标准,为录音和编辑提供更多空间。降低量化噪声。 - 32 位浮点:几乎无限的动态范围,不可能剪辑。非常适合现场录音和安全。对于大多数用途,48 kHz/24 位是理想的选择。较高的设置会创建较大的文件,但对于典型使用而言好处却很小。

返回麦克风测试

© 2025 Microphone Test 由制成 nadermx